甘肃考古暨中华文明探源”系列学术讲座之三——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侯红伟为我院学生作学术报告

作者:陈芳编辑:丁晓东审签:徐志忠校审:杨永锋 赵光国发布时间:2023-06-06访问量:

6月2日下午,“甘肃考古暨中华文明探源”系列学术讲座在榆中校区致真楼102教室继续开讲,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侯红伟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国之祭礼——礼县四角坪遗址》的学术报告。学院师生2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范宇权教授主持。


  

 侯老师首先概述了四角坪遗址的概况,该遗址2012年由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在普查中发现,随后在2019年由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复旦大学团队先期参与发掘与保护工作,随着遗址建筑基址的揭露,北京大学团队参与古建筑复原工作。 侯老师重点从秦文化的角度为皇冠最新官网crown官网-(中国)官方网站师生介绍了礼县四角坪遗址的发掘背景。自2004年开始,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五家单位联合成立课题组及考古队,启动了早期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该项目团队对渭河中上游及西汉水上游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重点发掘了一批以早期秦文化为主的遗址以及战国西戎墓地等,获得多项重大发现,如陕西关中地区陆续发现的以血池遗址、吴山遗址下站遗址为代表的多处祭祀遗址;甘肃东部,特别是西汉水上游地区发现的天水平南遗址、大堡子山祭祀遗址、鸾亭山遗址、西山祭祀遗址以及本次讲座的主题-礼县四角坪遗址。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系列重要学术成果,使我们对秦人、秦文化的来源、早期秦文化的基本面貌、两周时期西戎文化的内涵、早期秦文化与西戎文化的关系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接着,侯老师介绍了四角坪遗址详细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过程。四角坪遗址已发掘部分主要由中部宽27.8米的大型方形夯土台基、四周附属建筑及曲尺形附属建筑组成。该遗址建筑群层级分明、秩序井然,以平台中部的大型夯土台基为核心、整体呈明显的中心对称格局。遗址出土遗物主要以建筑材料为主。根据出土建筑材料的特征和制作工艺,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侯老师认为四角坪遗址应是秦统一后即秦帝国时期的遗存;该建筑群整体呈典型的中心对称格局,有别于日常生活的建筑空间,体现出较强的礼仪性,结合其地理位置,推测为一处与祭祀相关的礼制性建筑群。该遗址是国内目前仅见的秦帝国时期代表国家意志的礼制性建筑群,是从王国到帝国阶段转型的标志性建筑。遗址体量巨大,是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初期风格和气魄的重要体现。四角坪遗址的发现丰富和补充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体系的链条,对研究中国早期祭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侯老师概要介绍了遗址持续发掘、现场保护与自然灾害治理、资料整理复原研究、价值阐释等今后的工作方向。讲座结束后,线上的听众和现场的同学们就本次讲座的问题与侯老师积极互动,侯老师进行了专业、耐心,细致地回答。本次讲座为线下和线上听众呈现了大一统国家早期代表国家意志的礼制性建筑群的最新考古发掘成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研究贡献了详实的科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