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李建欣教授应邀在期刊社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开展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宗教学”主题讲座。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阿布都哈德教授主持了讲座。

讲座伊始,李建欣教授首先介绍了国际学界著名宗教学家尼尼安·斯马特(Ninian Smart)提出的七面相(seven-dimensional)框架。这一框架深刻揭示了宗教学研究的对象——宗教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社会历史现象。
随后,李建欣教授将中国宗教学的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逐一进行了详细阐述:(1)现代中国宗教学的奠基:20世纪20、30年代、(2)当代中国宗教学的初创:1949年至1966年、(3)当代中国宗教学的凋零时期:1966年至1978年、(4)当代中国宗教学的恢复与重建:1978-20世纪90年代、(5)新时代的中国宗教学、(6)宗教中国化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通过此次讲座,学院师生深入了解了中国宗教学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宗教学及宗教中国化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并对宗教中国化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深入思考。